世纪天铭商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!

上海消保委测评10家网约车平台 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

作者:fyj    来源:wtir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6-12 22:53:04    浏览量:6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刘浩)近日,上海收费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10家网约车平台计程计时的消保比较试验结果。在110次测试中,委测网约有57次被多算路程、车平40次被多算时间,台超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半数被多

据介绍,订单本次比较试验面向的上海收费网约车平台,为目前上海市许可并且以计程计时信息进行费用结算的消保平台,共10家,委测网约包括AA出行、车平斑马快跑、台超曹操出行、半数被多滴滴出行、订单美团打车、上海收费神马专车、神州专车、首汽约车、享道出行、悦道出。

比较试验依据JJF1578-2016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计程计时技术要求(试行)》,模拟消费者在网约车平台下单,每个平台进行11次测试,覆盖高峰期(7:30-9:30,16:30-19:00)和非高峰期(10:00-16:00)两种时间段,包括机场线、城市峡谷、林荫路、高架上、高架下、隧道等6种典型场景,将每次测试订单中平台用于结算的里程和时长,与标准检测设备测试出来的里程和时长进行对比,以反映计程、计时误差。

计程: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

在本次比较试验中,110次测试的计程误差范围在-11.3%至18.6%之间,在城市峡谷和隧道等场景中容易出现较大偏差。

规范要求计程误差-4%至+1%,本次比较试验有30次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否处于规范要求范围内,正偏差都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110次测试中,计程正偏差有57次。其中,正偏差最大的8次测试,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0.5至4.8元,占订单总金额的比例大致在1%-6.5%。

计程正偏差最大的8次测试情况

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,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3家平台为:首汽约车(5次)、曹操出行(5次)和神马专车(5次)。正偏差次数最多的3家平台为:神马专车(9次)、滴滴出行(8次)和曹操出行(8次)。

神州专车的11次计程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。

计时:神州专车误差概率大

在本次比较试验中,110次测试的计时误差范围在-57秒至58秒之间。规范要求计时误差≤1.5秒,本次比较试验有35次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。

110次测试中,计时正偏差有40次,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。除享道出行用于结算的时长精确到0.01分钟外,其余9家网约车平台用于费用结算的时长单位均为1分钟(或四舍五入、或舍掉秒数),故因计时带来的最大费用偏差为服务车型的每分钟计费单价。

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,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4家平台为:神州专车(11次)、斑马快跑(7次)、首汽约车(6次)和曹操出行(6次)。正偏差次数最多的5家平台为:神州专车(11次)、斑马快跑(7次)、首汽约车(6次)、曹操出行(6次)和悦道出行(6次)。

美团打车、AA出行、神马专车、享道出行和滴滴出行每家平台的11次计时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。

建议:网约车要提高算法准确度

数据显示,2020年,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网约车相关消费投诉共计586件,其中四分之一涉及到计费纠纷。有些消费者会反映某次网约车订单计费不准,与预估或者经验存在偏差,但消费者个体往往很难提供确凿的证据。上海市消保委指出,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,单笔订单计费不准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并不直观;但若建立在每日上海市网约车订单巨大体量的基础上,由于计程计时不准确,可能引起的将是消费者群体巨大的损失。

上海市消保委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约车企业的培训,督促其履行计程计时的主体责任,定期对系统进行校准,推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程、规范的修订与优化。网约车企业应加强技术研究,优化升级算法,特别是针对隧道、城市峡谷等特殊场景,提高计程计时准确性,不仅要做到符合标准要求,还应以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为目标。

同时,建议消费者选择有网约车运营资质的正规企业服务,如遇消费纠纷,保留截图、录音、消费凭证等证据,以供后期维权。

责任编辑:24
 

相关新闻推荐

扫描微信,添加好友

Copyright © 世纪天铭商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 青海海东: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助推营商环境提升  山东济南:以公益广告大赛为载体 打造市场监管公益品牌  辽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保元旦假期消费安全  我为群众办实事|广西桂林:多方联动 规范医美行业市场秩序  吉林图们开展成品油市场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  福建通报20家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检查结果  浙江绍兴:强化疫情防控举措 保障防疫物资质量  吉林和龙:强化煤炭产品质量监管  “铁拳”行动|江西查办民生领域案件12677起  长春双阳:6家校外培训机构被责令整改  广东部署加大力度查处网络传销  吉林和龙:强化煤炭产品质量监管  “铁拳”行动|湖北曝光一批民生领域案件查办典型案例  山东济南 化妆品科普宣传活动被授予“优秀创新活动奖”  贵州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立案3782件  “赣溯源”助力校园食品安全  黑龙江公布民生领域查办典型案例 涉及母婴店、百货超市 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:百日行动保节日食品安全  网购定制退货难 浙江杭州成功调解一起消费纠纷  使用过期医疗器械 厦门2家诊所被罚  甘肃定西:开展防电信诈骗有奖知识问答活动  浙江绍兴:坚守抗疫一线 用行动诠释抗疫决心  吉林和龙:强化煤炭产品质量监管  陕西宝鸡:紧盯检测为民  办好惠民实事  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|2021年安徽省查办侵权假冒案件1.37万件  黑龙江:食品安全知识走进大学校园  “赣溯源”助力校园食品安全  黑龙江开展化肥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  向无证诊所提供药品 “成茂医药”被罚1.5万元  青海海东: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助推营商环境提升  北京全力保障冬(残)奥会市场秩序  甘肃定西:开展防电信诈骗有奖知识问答活动  福建福州举办“食话食说榕城行”宣传活动  装修莫信“打造样板间”噱头  辽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保元旦假期消费安全  “川渝广告共助乡村振兴”公益行动取得初步成效  使用过期医疗器械 厦门2家诊所被罚  我为群众办实事|江苏无锡组织开展“三大安全”活动  涉案金额过亿 一桩虚假注册案牵出“电诈老巢”  浙江绍兴:坚守抗疫一线 用行动诠释抗疫决心  陕西市场监管人彰显责任担当  浙江绍兴:重启“驻厂监督制度” 保障防疫用品质量安全  “铁拳”行动|四川乐山查办销售假冒“耐克”“阿迪达斯”产品案件  广州市白云区举办放心消费共建宣传活动  白砂糖还原糖分项目不合格 厦门意品味公司被责令整改  网购定制退货难 浙江杭州成功调解一起消费纠纷  专项检查保健食品  广西柳州22家医疗器械网店涉嫌违规经营被调查  安徽九华山风景区开展“你我同查—随机查餐厅”活动  广西南宁发布春节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提示